上海青浦区陈女士致电知音热线:我今年36岁,娘家在河北。2002年,我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,在上海一家外贸公司上班。2007年7月,我经人介绍认识了老公方力。他是上海青浦区城乡结合部的人,家里独子,身为农民的父母都没文化、没固定收入。他家在乡下有两层自建房,还在朱家角镇上买了套80平方的公房。
我认为方力是农村出身,跟家在外地的我也算门当户对。不料,结婚后我发现,公婆对我是一百个不情愿和看不起。生儿子后,我升职加薪,在这个以赚钱能力衡量媳妇价值的家庭中,我渐渐有了些许地位。
2016年1月,我跟方力商量想将朱家角镇的房子卖了,到青浦区中心一点的地段换套房子,让孩子在今年九月份可以去比较好的小学读书。方力比较犹豫,但最终还是答应了。我们的房子在1月19号卖掉。不料,到了2、3月,房价蹭蹭地涨起来!原本我们可以买二室一厅,瞬间就变成一室户了!我看的很多房子,漫天要价,好几次要签合同了,房东竟突然加价十几万!……
老公开始怪我,说换房子是我的主意,现在他手里拿着这么多钞票却根本买不到心仪的房子!过渡时期,我们又搬回公婆的家里。这是我们婚后第一次长期与他们同住,矛盾不断。公婆整天数落我,说我买房就是为了离间他们的亲子关系,说我卖房就是为了败家和消费……
看到婆媳矛盾,老公彻夜不归。我被公婆埋怨时偷偷哭泣,他只是冷冷地说:“你就不让我放松一下?现在,我们跟我爸妈挤在一起,你只能委屈一下!”
我发现方力跟一个女同事关系越来越近,她是个刚刚离婚、有好几套房子的本地女人!时常三更半夜跟方力微信聊天,动不动就晒各种艳照!要放在平时,我绝不手软;现在,在公婆家寄人篱下,我不能随便跟方力发飙!
方力常说:“看看人家,多会理财!……还是本地女人聪明,知道啥时候该买卖房子,啥时候该享受生活!你们北方女人,就会吃苦赚小钱,根本不懂得投资!”这种话说得多了,连孩子都有点看不起我和我家里人。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,我以为靠自己辛苦打拼就可以赚得的家庭地位,其实弱不禁风!我以为婆家人跟孩子究竟是血脉相连的骨肉,有孩子在,他们不敢公开嘲弄我“外地人”的出身,然而他们却带着孩子一起嫌弃我?房价继续攀升,我不得不去看一些自己过去根本看不上的户型,还经常被卖房人“毁约”,我的工作都受到影响,心情抑郁无比!我夜夜哭泣,郁结在心里的闷气如同螺丝刀一样在挑战我脆弱的神经。我越来越不认识面前的男人——难道,对于男人来说,两个人共同做的婚后决定,一旦遇到挫折时,只让女人一方承担后果吗?一旦我这个外地媳妇让家庭经济受到亏损,我就成了千古罪人吗?!
回想我走过的道路,我只付出了外地媳妇的心酸与努力,却从没享受过“本地人”的好处。我活在“爱拼就能赢”的假象之中,却不知道外界小小的经济起伏,就可以毁掉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尊严……如今,我对婚姻的幻想和美梦都变得支离破碎,“围城”像个监牢,呆在里面痛不欲生,走出去又不容易——因为,房子是婚前财产,我得不到太多补偿,更有可能因为工作能力有限而失去抚养权。我想问:我该继续为孩子在婚姻中坚持下去呢?还是趁着手中有现金,赶快转移掉一部分钱,比如偷偷让我妈在老家买房置业?好为可能会有的婚变做点经济打算?我总要给未来做点打算,为自己做最坏的计划——我不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拖着个孩子流离失所……那种不安全感,只有外地媳妇们可以体会!
【编辑回复】艾尔弗雷德·苏泽写过一篇《论幸福》,他说:“长期以来,我总觉得生活马上要开始了,真正的生活。但是,总有一些障碍挡在路中,需要先跨过去。等一切安置停当,生活才会正式开始。直到最后,我猛然醒悟,这些障碍就是我的生活。”学会与障碍共生共处,障碍既是生活的问题亦是生活本身。一个女人并不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男人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,而是女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,就要先变成什么样的女人!遇到困境时,请先让自己强大起来!(文/耶雅亿编辑/郭鑫(爆料倾诉邮箱:83407194 qq.com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