舰船专家搏风击浪:此身已许国无以许卿卿

  狂风巨浪,扑向大连,扑向几个英雄之躯……2018年8月20日,第18号台风“温比亚”过境辽宁省大连市,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760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。在危急关头,第760研究所党委委员、副所长黄群带领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,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。加固过程中,黄群、宋月才、姜开斌被巨浪卷入海中,英勇牺牲。

  习近平主席闻讯后指出:黄群、宋月才、姜开斌三位同志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的初心和誓言,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、时代楷模。

  事发前三天,正是农历七夕节,看到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祝福、秀恩爱,身在武汉的黄群妻子亢群心想这么重要的节日,贴心的黄群一定不会忘记,可在等待了一整天后,黄群始终没提及这事,想不到三天后竟成了永别!留在亢群记忆里的全是丈夫对事业的热爱,对家人永不消逝的深情……

  ◇聚少离多:舰船专家也有儿女情长◇

  黄群,1967年出生在武汉,从小在湖北省荆州市长大,1989年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后,分配到中船重工719所工作。亢群在中船重工701所上班,两人单位仅一墙之隔。1991年11月27日,经一位老师介绍,黄群和亢群在老师家相亲见面,老师介绍说,黄群很有上进心,工作能力强,非常敬业,但是有些腼腆。那天晚上,黄群穿着西装,打着领带,人显得很有礼貌,很精神,但说话间一直低着头,没太敢看亢群。从老师家出来,黄群倒显得很主动,两人出去转了一圈,看到有个小摊子上卖汤圆,黄群主动上前买了两碗,亢群吃了一半就吃不下了,黄群也不嫌弃,主动把剩下的那半碗也吃了,亢群对他印象很好。

  两人第一次见面,就确定了恋爱关系。之后,由于工作关系,黄群长期出差,不能像其他恋人一样经常花前月下,两人主要靠电话和鸿雁传书,虽然聚少离多,但很是甜蜜。1992年12月6日,两人结婚。1994年春节前,儿子黄海智出生,这时候的亢群正需要丈夫在家多陪一下自己,但是由于黄群出差的项目没有结束,春节过后,一天没耽误,又回到了远离家的某基地。儿子两岁时得了哮喘,差不多每两个月就犯一次。有一次,黄群正好回本部开会,回家正遇上儿子哮喘发作,晚上一躺下就难受,喘得厉害,黄群看到后心疼地把儿子搂在怀里,一宿一宿地抱着孩子坐着,让儿子在他怀里睡,浓浓父爱中夹杂着深深的歉意。“你一个人在家太辛苦了,多休息。”这是黄群经常对妻子说的一句话,包含着他深深的愧疚,但是为了国防事业,只能舍小家顾大家。

  1997年11月,眼看两人相识的纪念日就要到了,仍然在外出差的黄群想着不能在这个纪念日里团聚,提笔给亢群写信道:“亲爱的,转眼间十一月二十七日就要到了,这是我们的相识纪念日,我在日历上做了记号,从前还保存着这一天的日历(这一点小秘密一直未告诉你),所有这些年的感情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,六年前的这个晚上更是我心灵触电的一刻……”亢群看着来信,像初恋时一样怦然心动。1998年,黄群长期出差项目终于结束,单位让他到质量处负责抓全所的质量工作,这关系到整个科研项目的质量保障,责任重大,马虎不得。

  黄群对自己要求很高,为了提高所内质量管理水平,他利用工作间隙,报考了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兼职审核员,通过三年严格的学习考核,最终成为主任审核员。黄群用其所学,带领团队摸索、建立起8套质量管理相关体系,编制完成400多份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,8次夺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“桂冠”,多次获评行业、集团公司质量先进,还曾荣获中船重工科技进步特等奖,成为行业翘楚。由于工作任务重,“白加黑”“5+2”,已经成为工作常态。

  有一次,黄群出差从北京回来,因飞机晚点,回到家已将近凌晨3点。那时,719所总部已经搬到了武汉新区藏龙岛,离家30多公里,为了避开早高峰,一般6点40左右就要出发,8点上班的他,7点多就到了单位。这一天,亢群心疼黄群,想让他好好睡一觉晚点去,可是,第二天早上黄群仍像往常一样,匆匆忙忙地照常上班去了。40岁时,黄群在体检中被查出脂肪肝,身体渐渐出现了亚健康状态,他想跑步锻炼身体,买了台跑步机。起初,亢群担心他出差、加班时间太多,跑步机会变成摆设。黄群制定了跑步计划,几年下来,跑步机都被他跑坏了。这时,跑马(马拉松)渐渐在全国兴起,亢群鼓励他去对面的中南财经大学操场上与大家一起跑圈,黄群说:“武汉的大学院校很多,我要跑遍各大院校的操场,在每个操场上留下跑圈的痕迹。”这一坚持就是十年,此时的黄群身心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,报效祖国正当时!黄群性格好,待人亲和,对老前辈非常尊重,遇见同事、朋友,离老远就跟人家打招呼,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。到760所后,这一习惯成了他快速认识职工的一个方法,黄群让人给他提供了一份名单,贴在工作记录本里,随时拿着名单对人,常得意地对亢群说:“我今天又对上了几个人的名字。”职工们听到新来的领导喊出自己的名字,倍感亲切。

  黄群和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是邻居,黄老是看着黄群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,一步步成长为国家栋梁,乃至成为为保护平台而壮烈牺牲的英雄。黄群也把黄老当成心中的偶像,胸怀报国梦。有一次,黄老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做节目,节目中黄老讲的事件和观点让黄群很感动,第二天在单位餐厅吃饭时看见黄老,他就端着碗坐到黄老身边,和黄老亲热交谈,表达了敬重之意,认为黄老在节目中说出了军工人的心声,并邀请黄老与他合影留念。

  ◇再一次远离:此身已许国无以许卿卿◇

  黄群家有兄妹俩,妹妹去世早。2011年,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那时虽然已经从荆州回到汉口生活,但这还是成了黄群心里最放不下的牵挂……黄群是个孝子。他怕母亲孤独,只要他没出差或不加班,他都要带上亢群从武昌开车去汉口,事先买好满满的鱼肉、蔬菜及水果,去母亲那里过周末或节假日,陪母亲聊聊天。每年春节,他都把母亲接过来住上一段日子,年夜饭都是黄群亲自掌勺。英雄也有柔情时。黄群对亲人充满深深的爱。黄群的母亲是内科医生,退休后闲不住,每周四都要到社区给人义诊,10年来已义诊8000多人。黄群和母亲聊天时,会问问母亲的义诊情况,都给哪些人看好了病。

  他知道母亲很在意自己对社会、对他人是否还有用,如果有用,精神上就会有一种收获。果然,一谈起义诊,母亲总是神采飞扬,和儿子儿媳说话时声音就轻盈不少,仿佛年轻了许多。2014年,719所本部搬到藏龙岛新区,儿子黄海智这年远赴欧洲留学,黄群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。2016年春节,亢群父母送了个智能手机给黄群的母亲,可是老人家总用不好,常常为了一个按键或一项功能不会用,反复地打电话问黄群,每次去她那里,都不停地拿着手机问,每到这时黄群都会不厌其烦地教,从来没有一丝不耐烦。2017年4月,组织上要调黄群去大连第760所任副所长,黄群放心不下母亲,和母亲商量,母亲觉得他应以工作为重,不要因为她牵绊住脚步。

  母子俩约定:每天下午5点到5点半通个电话,随便聊聊,或报个平安。渐渐地,这成了母亲的一种期待,每天下午快到5点时,母亲准会放下手里的事,静静地望着手表,默默地守着这个时间点,母亲说每天最欢乐的时光,就是与儿子通话的这一刻。2017年4月5日,黄群去大连赴任,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,他怕儿子一个人在国外遇到困难无处排解,想把毕生的经验都教给儿子,临上任前给他写了一封信,信中说道:“爸爸很想你……我们永远是你的倾诉对象,发泄对象,没关系,我们真的很爱你。”平时,他们跟儿子约好每周末视频。黄群特别想念儿子,总是等不到周末就想跟儿子联系,又怕听到儿子说学习、生活辛苦,就让亢群先跟儿子长聊,听听儿子说些什么,过滤一下讲给他听。两地相思牵挂多。自从黄群来到大连后,夫妻俩每天都会通过视频聊天,相约观看同一台电视节目,这成为他们相互的陪伴。虽然长相分离,但夫妻间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
  2018年7月的一个平常的周末,亢群和黄群一个在武汉的家里包饺子,一个在大连包饺子,黄群弄完后发照片给妻子,亢群说她正好也在包饺子,他非常感慨,她不让他往下说,因为怕影响他的情绪,她知道丈夫很想家,但是她也清楚丈夫对船舶事业的热爱,这是他从青年时就开始的梦想。8月9日,黄群正好回武汉出差顺便探亲,11日周六,他处理完工作就去看望母亲。他在家里煨了排骨汤,做了条鱼,带了块里脊肉,还有水果和母亲喜欢吃的老面馒头,开车赶往母亲家。

  那天,亢群因为加班,没有跟过去。黄群给母亲做了中饭,拖了地,换了灯泡,检查了母亲家里的水电煤气,又在水电煤气费的卡里存够了钱。忙完这些,他坐下来跟母亲聊天。这次黄群刚剃了头,没剃好,母亲用手摸着他的头,问他怎么剃成这个样子。黄群笑笑说:“过些天就长好了。”那场景亲热而温暖,谁都没有想到的是,这竟是他和母亲的最后一面。第二天下午,黄群乘机飞回大连,亢群像往常一样送别,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,心里实在割舍不下,想到他孤独一人在外,总会禁不住流泪。来到大连工作,怎么也绕不开海,但黄群不会游泳,这让亢群很担心,两人每次通话交谈,她都要千叮咛万嘱咐,就怕黄群下水,亢群知道大海非常凶险,呼啸的海浪可怕,海涌更是可怕。也许是想到了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充满危险,也许因为那时760所都在做着迎战第18号台风的准备,8月15日晚上,黄群没回去,就在办公室值班。

  下班后,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,看着远处的大海和海浪中的试验平台,他想到一个党员的责任,在新发的党会笔记本上,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入党誓词,想用誓词来激励自己,真正地将党的事业铭记于心,用行动和生命书写着许党报国的决心!黄群还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习近平主席讲过的话:“只有奋斗的一生,才称得上幸福的一生。”写完这些,黄群打电话给亢群,讲述他内心的想法和打算,言语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激动。

  ◇搏风击浪:台风中挺起英雄之躯◇

  2018年8月17日,第18号台风“温比亚”在上海登陆,此时的亢群并不知道台风会转向大连,而远在大连的黄群又要承受怎样的风险。那天正好是七夕,恰逢周末,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。亢群因为挂念黄群,一夜都没睡好,早晨早早就起来了,她打开手机,朋友圈里满是朋友们相互间的祝福,亢群多么希望这时黄群也能给她发来七夕节的祝福啊!她知道黄群肯定在忙,准备晚上好好跟他聊聊,下班后,她静静地等到20点30分,黄群那边没有动静。不等了吧。亢群拨打视频,电话被挂断,想着一年前的七夕节,那时亢群正好在大连出差,黄群下班后,到车站来接她,两人去喜家德吃虾仁饺子,很是开心,饭后来到大连虎滩广场,看到许多大妈大爷们在那里跳广场舞和交谊舞,两人兴奋地走进跳舞的人群,尽情地跳了很久……21点30分,黄群该忙完了吧,亢群又一次拨出视频,这回黄群接了,他匆忙地说:“我刚改完一篇稿子,马上要去码头观察一下海水退潮情况。”亢群反复叮嘱:“你不会游泳,晚上天黑,千万不要一个人去码头,你别出事,出了事可就是大事,我对你没有别的要求,就是任何时候不能下水。”

  哪知,2017年的七夕,成了永远的回忆;2018年的七夕,成了永远的遗憾……

  这个周末,亢群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。8月19日晚上8点55分,当亢群再次想点开黄群的微信时,看到他在微信上给自己留言说:“今晚有台风,我又去办公室值班了。”后来听说,那天晚上,他守在最前沿的值班室,通宵值班。8月20日早上7点05分,黄群怕亢群牵挂他,就给家里拨了个电话,因为许多天没和远在德国留学的儿子联系了,那天,黄群还在电话中问了一下儿子的情况,前后只有五分钟,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喊话和匆忙的脚步声。亢群似乎听到咆哮的海浪声,她真的害怕了,再次叮嘱黄群,黄群让她放心。可以想象,那时大连海域的风浪已经非常大,从海里翻滚上来的大浪,跃过平台,跃过值班室,直接打到平台后面的山坡上,海浪足有二十几米高。呼啸声惊天动地。亢群没有想到,那个电话之后,她再也没有联系上黄群……那天,大连出现罕见的狂风暴雨,海上巨浪滔天,760所码头上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首部带缆桩,因受力过大严重变形进而断裂,缆绳脱落,平台如脱缰的野马剧烈摇晃,一旦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  上午10时许,在危急紧要关头,黄群带领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,冲上码头,对平台进行加固作业。300米长的码头,一个巨浪袭来,几名同志倒下了;浪头过去,他们又站起来,继续奋力往前冲!一个大浪打来,正在作业的黄群和姜开斌被卷入海中,剩下的人和平台上的人一起营救,一波大浪打来,又有人落水。各方紧急施援,4人先后被救起,黄群、姜开斌和后来落水的宋月才,壮烈牺牲……

  黄群出事当天下午,760所副所长带着亢群辗转12个小时,途径沈阳来到大连,亢群一路上都在幻想着没什么事,却被眼前的现实击碎,她眼前浮现着往日一幕幕幸福的情景,眼泪止不住涌了出来。在大连整理黄群遗物的时候,大家发现在黄群调来的480多天的日子里,使用了5个笔记本,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入党誓词。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。”8月15日,黄群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。8月20日,黄群用英勇的行动,对此做出了壮烈的诠释。每个对国家有着深深责任心的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,刹那的抉择就会改变一生。2018年8月20日,在汹涌的海浪中,黄群心底的英雄本质被彻底点燃、激发,他奋不顾身地扑向将要被台风“温比亚”破坏的平台,那一瞬间成了永恒!黄群等三位烈士牺牲后,习近平主席闻讯做出重要指示,指出:黄群、宋月才、姜开斌三位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、恪尽职守、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,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”的初心和誓言,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、时代楷模。中宣部授予黄群等三位烈士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
  2019年2月,亢群在接受中央电视台4套访谈时,对着节目中“记忆的时光瓶”,深情地说:“黄群,我知道,就算让你再选择一次,你也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,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再做一次选择,哪怕你再一次冲上码头,但是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。黄群,你走了,最无助的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和还未踏入社会的儿子。母亲日日夜夜思念,多么盼望你能回来,陪她度过余生;儿子还期望你能帮他拿主意定方向,看着他结婚生子;我们的闲暇生活还未开始,但这一切都随你而去了。不过,你放心,我会挑起所有的担子,照顾好母亲和儿子,希望你能在天堂护佑我们,我们永远爱你。母亲,感谢您培育出这么优秀的儿子,我和黄群结婚25年,节假日的探望,早已成为一种习惯,今后,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,一直陪伴您。海智,你马上就要毕业,走向工作岗位,我希望你能够像爸爸一样,爱岗敬业、真诚待人,牢记爸爸对你的嘱托。我和奶奶会永远支持你、爱你,连同爸爸的那一份爱。再见了!黄群。谢谢了,我的家。”爱与思念,就如涌动的巨浪,会在亢群的记忆里永远不停歇地奔涌……

  编辑/胡平

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