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zhiyin.cn 2017-05-24 09:04:03 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
眼瞧着半人高的野草,曾经为建学校让出自家“肥田”的村民难受得不行。有人心疼地说:能不能不要再这么放着了,再放,我们就收回来种地了。
最初,李德顺也曾热心地帮助好几家私立幼儿园开设,可是没多久,问题就出现了。
最大的困难是生源,一家私立幼儿园如今只有30多个孩子,另一家稍好点,也只有一百多个,两家“盈利都很艰难”。
“私立幼儿园的根本目的还是盈利,如果持久没有扭亏为盈,会怎样?”看到这些幼儿园频频更换老师却依然止不住生源下跌颓势时,李德顺很担忧,“也许明年他们嫌亏本就不办了,可这些孩子呢?他们又该怎么办?”
李德顺觉得自己必须握紧手中的公章,慎重地选择租借闲置校舍的对象。
他的同事何志贤介绍,2012年,回龙镇中心幼儿园开办,这是全镇唯一一所公立幼儿园,另有4所私立幼儿园。这些正规幼儿园接收的孩子在800名左右。
镇中心学校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,在人口45850人的回龙镇,3~5周岁幼儿有1890人,“入园率低,幼儿教育较为滞后”。
何志贤说,几乎与镇中心幼儿园开设的同期,宛如雨后春笋一般,镇里几乎是一夜之间,就长出了许许多多由私人举办的“托儿所”。它们达不到基本办幼儿园标准,也不在教育部门注册,中心学校派人去检查时,它们就关门放学,随时可以开门,随时可以关门。
李德顺进过其中几家,发现几十个孩子只有一个坝子可供玩耍,没有什么活动场所,顶棚一遮,“终日不见阳光”。
这些托儿所还大都是“周托”性质,“你让孩子一周见不到阳光,一周不跟父母在一起,这样能行吗?”他语气急促地反问。
这位在镇里主管教育的官员也曾冲动地想,干脆把这些托儿所一口气关了,可他没能下这个“狠手”。“一道命令下来,说关就能关,可关了以后呢?孩子去哪儿呢?”
新闻热搜词
你可能还会喜欢以下内容
编辑推荐
热点聚焦
热点视频
图文欣赏